导航
 
请选择:
关键字:
尋根千年祭祀文化 細說兩周昭穆制度 貴州大學張聞玉教授做客國學講習堂第十九講
[ 来源:本网  作者:   添加时间:2013-05-02  浏览:45 ]



   2013年4月27日晚,貴州大學中文系張聞玉教授應邀做客南昌大學國學講習堂第十九講,於人文樓B230為國學研究院師生作了一場題為《祭祀文化與兩周昭穆制》的精彩報告。此次報告會由國學研究院院長程水金教授主持。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報告中,張聞玉教授首先根據《春秋左氏傳》、《尚書》、《論語》等眾多文獻史料的記載對華夏民族古代祭祀文化進行客觀全面的闡述。張聞玉教授提出祭祀在古代的國家與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文獻典籍來看,去古愈遠,祭祀愈隆重。指出在《說文解字》中祭與祀,相互為訓,有祭物有敬意即是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神靈,古代聖賢等都可成為祖先們祭祀的對象,體現了古代人民對自然力量與人文始祖的敬畏與尊重。指出在遠古時代,祭祀主要用來保持一個群體、國家,需要一種凝聚力,維護整個群體團結一心,其實質是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共同信仰。認為從古至今就是因为凝聚民心这种重要作用,祭祀活動才成為華夏民族的優秀傳統不斷延續和發揚光大,并隨著時代的變遷,祭祀對象越來越廣範,祭祀活動越來越隆重盛大。如現在清明的祭祖掃墓就是中華民族作為崇拜祖宗的方式才被沿續和傳承。進而提出,在當代祭祀可以成為一種制度嚴謹有序地開展,這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有著積極的作用。
   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張聞玉教授隨之深入為同學們分析兩周昭穆制及王序“共、孝、懿、夷”問題。指出雖然根據《禮記•王制》記載夏代五廟禹與二昭二穆、殷代六廟契及湯與二昭二穆、周代七廟後稷及文王、武王與二昭二穆,但實質還是夏商周皆立五廟,即二昭二穆與其始祖,且五世昭穆制是出於對常人壽命這現實的考量而成形。張教授還認為在周代已有一套慎密的昭穆制度,上繼殷人墓葬分昭穆,又建立宗廟,祖宗神位分昭穆,族人參與祭祀亦分群昭群穆,對昭穆制進行更嚴格細密的制定。張聞玉教授重點指出昭穆制度會涉及兄弟相繼為君的昭穆問題,並對《左傳》文公年間“禘於僖公”進行細緻分析使周代昭穆制的神主排位即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昭穆體現父子關係,如兄弟昭穆同,則依據即位先後而定。張教授進而運用清晰的昭穆制度來研究討論王序“共、孝、懿、夷”問題,並佐之《史記》、《竹書紀年》、銅器曆日考求等文獻史料推翻了已久的“共王—懿王—孝王”定論,提出“共王—孝王—懿王”創新性王序觀點。張聞玉教授最後強調祭祀文化與古代昭穆制體現着古代華夏民族的文化傳承,研究古代昭穆制對銅器考古、文獻校證、歷史還原有著極大的幫助。
   報告最後,程水金教授對報告作了點評,系統總結了這次報告的主要內容,並對張聞玉教授對王序考的新觀點進行深入的分析。整場報告長達三個小時,同學們踴躍提問,氣氛十分熱烈,同學們紛紛表示在學術上受益非淺,對先秦的祭祀文化有著更深層次的瞭解。


[ 回首页] [ TOP] [ 打印] [ 关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如有项目不能查看,请下载并安装以下插件:FlashPDF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2013-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