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请选择:
关键字:
探索實驗班新型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學術研究能力 國學實驗班第一屆學術周活動成功舉辦
[ 来源:本网  作者:   添加时间:2011-12-12  浏览:45 ]







   為培養國學班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創新的學術研究能力,探索建立國學實驗班課堂教學與學術培養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11月26日至12月6日,國學研究院成功籌辦了國學班第一屆學生學術活動周活動。學術周內容包括近郊遊學、學術講座、學生讀書報告會和學術討論會等學術活動。
   參觀歷史人文景觀。11月27日在老師的帶領下,國學班三個年級學生赴新建縣和市區遊學,先後參觀了汪山土庫、八大山人紀念館、江西歷史名人雕塑園等歷史文化景觀。同學們在遊學行走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人文歷史氣息,既愉悅了身心,陶冶了性情,也增加了相關知識,受益匪淺。
   國學講習堂講座。在活動周期間國學研究院先後邀請省內外國學研究專家舉辦了三場學術報告會:一是著名思想史研究者金綱先生的《孔子儒學的隱秘敍事》,二是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夏漢甯研究員的《宋代文學的繁榮及文學家的分佈》,三是九江學院院長甘筱青教授的《<論語>的公理化詮釋》。這三場報告分別是國學講習堂的第八、九、十講,三位大家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借助自己的領域的專業知識給同學們進行了深刻地講解分析,開拓了學生學術視野,提高了同學們的認識。
   讀書報告會和學術討論會。國學研究院在活動周中先後組織行了讀書報告會和學術討論會。國學實驗班三個年級全體學生齊聚一堂,就學生自己撰寫的讀書報告、講座研習報告和遊學調研報告進行了報告和交流。學術報告會邀請王德保院長、程水金院長擔任主持,國學班任課教師馮一鳴、徐文新、李迎華和余友輝幾位老師擔任報告點評人。報告會完全按照規範的學術會議討論會的程式開展,報告學生通過PPT先做一個十分鐘左右的論文主要內容報告,報告後讓同學們進行提問、補充和討論,最後老師進行點評。老師的指導點評自然對同學們在學術規範,寫作方法、思路和深度上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同時給予了同學們很大的鼓勵。同學們相互之間的碰撞交流也很好的開拓了大家的思路,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理論的交流。
   據悉,為培養國學班同學學術研究能力,國學研究院創新建立了學術培養機制,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創新的學術研究能力,探索建立課堂教學與學術培養相結合的創新培養模式。學術培養機制包括國學講習堂制度、學科論文制度、遊學制度和學術交流制度等四個部分。今年暑假,國學研究先後組織實驗班學生院赴山東曲阜泰山和美國內華達州立大學雷諾分校遊學。國學研究院此次學生學術活動周也正是研究院實踐培養機制而設立的學術交流平臺。據介紹,國學研究院以後將每學期舉辦一次學術學術活動周,並以常態化實施。
   為組織此次學術活動周,國學研究院從上學期就開始了籌備工作。在今年暑假放假前就佈置了國學班2009級同學要撰寫三篇學術論文:一是自選一門已開設的專業課撰寫讀書報告,自選一場研究院組織的學術講座撰寫講座研習報告,自選遊學活動中的專業主題撰寫遊學調研報告。2010級同學只要撰寫專業課讀書報告和講座研習報告。本學期研究院將彙集學生的論文編印成精美的學術論文集,學術論文集由學科論文,講座心得和遊學報告三大部分組成。學術論文集國學實驗班學生人手一本,既方便同學們在討論會交流,也利於同學們在報告會結束後依然可以進行相互的交流。



[ 回首页] [ TOP] [ 打印] [ 关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如有项目不能查看,请下载并安装以下插件:FlashPDF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2013-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