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请选择:
关键字:
打造交流平臺 增強學術互動 提高研究能力 國學實驗班學生第二屆學術活動周圓滿落幕
[ 来源:本网  作者:   添加时间:2012-06-11  浏览:45 ]




    古欣欣報導:秉承國學研究院辦學宗旨,為探索建立新型教學模式,促進國學班學生之間學術交流,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實踐創新的學術研究能力,繼國學班學生第一屆學術活動周成功籌辦後,2012年5月13日至6月1日,國學班學生第二屆學術活動周順利舉辦。本屆學術活動周主要內容有名師作客講習堂、學術研討會、班級學術討論會、學習經驗交流會、碑刻藝術展覽參觀等。恰巧在活動周期間,上饒師範學院2010級文科實驗班師生蒞臨南昌大學遊學,參與了活動周中部分活動,成為本屆學術活動周的一大亮點。

   子曰: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在第二屆學術活動周期間,上饒師範學院2010級文科實驗班師生來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遊學一周,一起參加了國學班課堂聽課、學習經驗座談會以及學術研討會等相關學術活動,與南昌大學國學實驗班的師生進行零距離學術交流。兩校的同學們就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交流,不僅促進了兩校之間的友誼,還在交流過程中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名師作客講習堂。在活動周期間國學研究院先後成功舉辦兩次精彩報告會。一是5月13日下午,上饒師範學院副校長詹世友教授的《美德的精神價值與道德決疑》;二是6月1日晚,獨立學者姚中秋研究員的《〈論語〉首章義疏》。詹教授通過當今各種案例引出報告中心點,啟發同學們對社會道德進一步思考。而姚研究員對《論語》首章逐字逐句細剖,向同學們闡釋與眾不同的義理。在兩場精彩報告會中,同學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從中獲得對學術的啟發。

   學術研討會與班級學術討論會。本次活動周增加了新形式,除了三屆國學實驗班的全體同學共同參加學術研討會之外,班級內部同時也舉行學術討論會。活動期間共舉行了兩場全院學術研討會、三場班級學術交流會,先後邀請程水金教授、段曉華教授、袁禮華教授、楊柱才教授、李迎華、馮一鳴博士參與交流,擔任研討會和討論會的主持和點評人。全院學生學術研討會嚴格按照學術會議的規範程式進行,每場均有七位同學報告論文,先是同學簡要報告論文內容,隨後由同學互動交流,最後由老師進行精闢獨到的分析點評。其中互動交流環節氣氛最為熱烈,同學們積極發言,或提出疑問表達不同觀點,或提出意見建議改進論文。班級學術討論會分別在各個國學班舉行,程式和做法與全院學術研討會基本一致。在學術研討會結束後,同學們均表示受益匪淺,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吸取老師的點評意見,在學術規範、研究思路及深度上得到更深更透徹的理解。

   參觀藝術展覽。5月28日下午,國學研究院組織三屆實驗班的全體同學參觀了主題為“宋元碑刻視野下的社會生活”的碑刻藝術展覽。同學們跟隨講解員的講述一一細品宋元兩代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歷史文化,年代久遠的碑刻、陶器、古畫體現出耐人尋味的東方之韻。徜徉在碑刻書畫之中,領略宋元兩世獨有的風采。參觀藝術展覽對同學們瞭解中國古代傳統藝術作品及剖析藝術作品背後的文化底蘊有很大的幫助。

   據負責人介紹,學術活動周已成為南昌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常態化特色學習活動,每學期舉辦一屆,為期一周左右,內容均為國學班學生自主學術交流活動,形式多樣豐富。研究院通過學術活動周的舉辦,為國學實驗班同學提供了學習交流平臺,以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自主思考、實踐創新能力,為國學班學生今後的學術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 回首页] [ TOP] [ 打印] [ 关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如有项目不能查看,请下载并安装以下插件:FlashPDF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2013-201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