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请选择:
关键字: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邵鴻教授做客國學講習堂 揭秘中國古代術數與軍事陰陽
[ 来源:本网  作者:   添加时间:2013-04-25  浏览:45 ]



   4月22日晚,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邵鴻教授應邀做客南昌大學國學講習堂,在人文樓B230為國學研究院師生作了《中國古代的軍事術數和兵陰陽家》的精彩學術報告。國學研究院院長程水金教授主持報告會。
   在報告中,邵鴻教授以軍事史和社會史互為結合的角度,從中國古代兵陰陽家軍事術數的巫術神話色彩和社會文化起源切入,分別從術數與陰陽五行、軍事數術與兵陰陽家、軍術和兵陰陽家的常見形式、兵陰陽家與古代軍事文化等四個方面,以縱向歷史發展維度,對“中國古代軍事術數和兵陰陽家”進行了客觀的歷史分析和精彩的史學闡述。
   通過分析歷史上的幾個戰爭實例,邵鴻教授指出,巫術式的宗教迷信活動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極具影響,其所蘊涵理念實質是數術和兵陰陽家,提出中國古代的戰爭是術數戰爭,並指出“術數”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中的一個重要又常為人忽視的概念,而其內涵是非常豐富的。針對學界常用“巫術”泛指“術數”的現象,邵鴻教授指出,在中國古代巫術和術數並存,就其整體而言,古代的術數是一種象數化、特殊和發達的巫術體系。系統的術數理論是由陰陽理念與五行觀、《易》學相結合而形成的。陰陽五行學說的確立,使中國傳統術數進入了陰陽家支配的新階段,並進一步指出,鄒衍雖說是陰陽家集大成者,卻非陰陽家創始人,否認了鄒衍創陰陽派之說。就軍事術數與兵陰陽家的關係,邵鴻教授在廣引各種歷史文獻和史料的基礎上,認為兵陰陽家是中國古代軍事術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們熟知的《武經七書》遠不能代表中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思想的全貌。關於軍事術數和兵陰陽家的形式,邵鴻教授指出軍事數術和兵陰陽家的形式種類極其繁雜,主要包括祭禱、卜筮、天文氣象占、式占、風角、時日擇吉、夢占和符咒道術等多種形式,認為其絕大多數的術數活動在軍事領域中都得到過應用。進而闡述到兵陰陽家的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對中國古代軍事史、思想史和文化史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兵陰陽家使中國古代戰爭表現出鮮明的兩重性,並對中國古代的軍隊制度及相關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同時,兵陰陽家和反對兵陰陽家思想的鬥爭構成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和思想史的一個側面。
   報告最後,邵鴻教授援引已故著名軍事史專家谷霽光先生的治學觀點時強調,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必須注意數術問題;研究中國軍事史要有總體史或社會史的眼光,指出當前中國軍事史研究需要改進和突破的一個重點是要從總體史和社會史的角度拓展研究領域,貫通深化認識,開闢研究的新局面。並勉勵國學班學子珍惜良好學習條件,繼承和發揚史學前輩谷霽光先生開創的軍事史研究這門絕學的優良傳統。  
   此次報告會是南昌大學國學講習堂第十八講,由社會科學處、國學研究院聯合舉辦。


[ 回首页] [ TOP] [ 打印] [ 关闭]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如有项目不能查看,请下载并安装以下插件:FlashPDF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2013-2018 版权所有